2020-06-12 11:56:03 0
過去幾十年對制造業有點常識的幾乎沒人不知道精益或改善,說起精益或改善,大家很容易就想起七大浪費。在現場,浪費現象隨處見,如員工等待作業,四處走動,部品搬上搬下,重復無價值的搬等。從這些浪費里面都可以挖掘出低成本自動化機會點,對企業來說都是制升級的機會。可怕的是大家都知道浪費所在,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熟視無睹,或者雷聲大雨點小。最終只是告訴領導或顧問,我們經驗足,不知道如何改善并消除,以致企業中存在的浪費千篇一律,消除浪費只是萬分之一。因此,挖掘低成本自動化改善機會點的意識和動手改善態度是關鍵,中高層對低成本自動化改善的決心及重視很重要。改善無論大小都是點滴的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核動力”,形成一種持續改善的文化。浪費在制造現場有不同的形式表現,豐田創始人大野耐將其總結為典型的七大浪費。
1.低成本自動化-等待的浪費
作業不平衡、安排作業不當、等待物料、品質不合格、設備異常等導致作業人員處于停滯的狀態,不進行任何操作,這都是等待的浪費。2.搬運的浪費
部品或產品從一個地方被轉運到另外一個地方,比如傳統生產方式批量生產、不均衡生產等都會造成大量的搬運。還有重復的搬上搬下增加了操作員的勞動強度和安全隱患,損失了作業效率,增加了物流人員成本等。
3.低成本自動化-不合格品的浪費
任何不合格品的產生都會造成人工成本、材料、設備等浪費。原因主要是工序生產無標準確認,或有標準確認但操作員未對照標準作業管理不嚴密、松懈;還有就是工序能力不足或者支持不夠,比如防錯等治具缺乏。
4.低成本自動化-動作的浪費
動作的浪費是指作業員在作業過程中投入了更多動作時間,由于生產方式、工作站設計、工藝流程、作業順序等導致多余動作而造成的浪費。常見的動作有尋找、反復取放、翻轉、遠距離拿取、長距離走動、部品整理、困難操作等。
5.低成本自動化-加工的浪費
加工的浪費是指在設計、品質及加工過程中的投入超過客戶預期的要求,造成企業資源投入的浪費,也叫“過分加工的浪費”或“品質過剩的浪費”。制造過程中由于沒有程序優化動作,也會導致多余的加工造成的浪費等。
6.低成本自動化-庫存的浪費
庫存的浪費是指管理者為了自身的工作方便,或本區域生產量化控制一次性批量下單生產,而不是根據生產計劃按需進行流動生產所導致的大量庫存造成的浪費。過多地擺放在生產現場或倉庫的原材料、在制品、成品,會產生不必要的搬運、堆積、放置、尋找、防護、管理、占用資金、增加廠房等浪費。
7.低成本自動化-制造過多(早)的浪費
制造過多(早)的浪費是指提前制造出產品或者過多的產品,造成現場堆積的浪費和庫存的浪費。這是浪費的罪魁禍首,隱藏大量等待的浪費、搬運的浪費或加工的浪費等。這也是對本工序制造能力信心不足的表現。
精極科技自2006年成立至今,不斷推陳出新,始終以“精益求精,極致創新”為宗旨;致力線棒、物流設備、 非標自動化線體研制,智能工廠規劃咨詢及系統集成服務;協助客戶更有效的改善企業生產運營效能; 助力實現中國“智造強國″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