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2 14:28:33 0
精益單元生產動作改善對象的選取看似簡單,但往往有人跳過這個問題直接進入下一步。從不同的出發點或者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個事物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即擁有不同的
改善對象。生產部門可能認為測試設備不夠穩定,需要解決這個問題,設備部門可能認為采購流程太長,需要解決這個問題,采購部門可能認為訂單不準確,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但問題是,企業迫切需要對其進行改善嗎?改善的先后順序是什么?什么才是全體成員都認定的需要改善的對象?這就需要我們采用一些分析方法來正確選取改善對象。
價值流分析就是讓所有人一看到“圖紙”就能明白公司的運營情況并基于現狀進行分析,整理出公司總體的改善計劃。從接到訂單的那一刻起,價值流就開始工作了,它貫穿于生產制造的所有流程、步驟,直到終端產品離開倉儲。對生產制造過程中的周期,在制品庫存、原材料流動、信息流動登情況進行描摹和記錄,有助于了解當前流程的活動狀態,對生產流程進行知道,使之向理想的方向發展。
從價值流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三個結論
第一、聚焦所有的改善,將原來“點”的改善轉變為整體改善,從而提升公司的運營指標。
第二、便于發現運營過程中的所有問題點,然后指定問題的優先順序,從而得出年度精益改善計劃。當單元生產改善不是優先等級高的改善項目是,不能為了追求改善而進行單元生產線設計。
第三、從價值流的角度考慮問題點并定義改善對象。
從以下幾個角度容易得出單元生產線改善項目,如果生產線的平衡率低,就需要使用單元線以提高平衡率,如果生產工序使非連續作業,存在很多斷點、大量在制品和很多搬運環節,就需要使用單元線設計使生產變成一種連續流生產方式。另外,生產傳統流水線或設備類型布局方式也可以使用單元線,以提高生產效率。